不是大致相似,而是近乎完美的數(shù)學吻合。信號的基頻就是「渾沌」,而那些對稱的諧波,就是從渾沌中「分離」出的天地。這意味著,在距離地球七億光年之外的、被認為一無所有的宇宙空洞里,正以電磁波的形式,永恒地重播著地球遠古先民的創(chuàng)世神話。
這就是她的理論,也是她被學術界視為異端的根源。
屏幕右下角,一封未讀郵件的圖標安靜地躺在那里。是三天前回覆的,來自《天T物理學雜志》。她已經(jīng)能背下那封信的內(nèi)容了。
「林嵐博士,我們承認您在極微弱信號提取與分析上的技術貢獻。然而,您的核心假說……將一處宇宙空洞的背景輻S與人類神話原型進行關聯(lián),缺乏任何可證偽的物理學基礎。編輯委員會一致認為,您的論文主題更接近玄學范疇,而非實證科學……」
玄學。這個詞像一根針,刺痛了她。她關掉了郵件提醒,將注意力重新投入工作。她不需要他們的認可,她只需要更多的證據(jù)。
她切換到印度吠陀神話中的「原人」模型,那個宇宙巨人被獻祭和解T,其身T的不同部分化為日月星辰和社會階級。這個模型b盤古模型更復雜,它不僅有「分離」,還有「解構」和「賦能」的階段。至今為止,GWV-37的信號還只停留在「分離」的階段。
「如果我是對的,」她對著屏幕喃喃道,「那麼,故事就不會只講到一半……」
就在這時,一聲尖銳但短促的電子提示音打破了機房的寧靜。
林嵐猛地坐直,視線鎖定在左邊的信號實時監(jiān)測窗口。一道紅sE的警報線跳了出來。
這不是設備故障。這是她自己設置的警報——只有當GWV-37信號的底層結構發(fā)生超過五個標準差的變化時,警報才會觸發(fā)。在過去的三年里,它從未響過。
她的手有些顫抖,迅速調(diào)出實時分析圖。基頻依然穩(wěn)定,但那些和諧的、代表「天地分離」的諧波,正在發(fā)生一種全新的、極其JiNg細的重組。舊的節(jié)律正在消退,一個更復雜、更龐大的結構正在其之上生成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